2017/08/06  一份特別的父親節禮物  路加福音15:11~24  王子恩弟兄

Post date: Sep 5, 2017 6:44:41 AM

前言

耶穌確實是一個歷史人物,如果我們想要認識祂,可以透過歷史文獻來認識,特別是有一個和耶穌差不多同時期的猶太人歷史學家約瑟夫,他寫了本〈猶太古史〉,裡面記載了很多有關耶穌被釘十架和被審問的過程,以及復活之後的影響。雖然這位歷史學家並不相信耶穌就是基督徒所相信的這位上帝,但是他記錄了耶穌對於耶路撒冷和歐洲的整個影響,證實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基督」就是我們的救主,也可以說是以色列的王,以色列人的「受膏者」的意思。另外「父神」,聖經當中所說的神,是一位創天造地的造物主。有時人會因為看不見所以都會不認識這位主,但你會認識你的父親。

你會怎麼形容你原生家庭的父親?

你會怎麼介紹你的父親呢? 我父親是一個相當勤奮的人。他是一個樂意陪小孩的父親,他很謹慎,有危機意識的人。因為要養三個小孩,所以他又兼了一份工作。父親的愛,回想起來歷歷在目。

你的孩子會如何形容自己的父親呢?

    一則趣事 - 主日學的小朋友在畫自己的父親,其中一位畫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半圓形,但是沒有一個人看的出來那是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長方形是手機,半圓形的是爸爸的臉。他說他永遠只有看到爸爸半邊的臉,這就是他心目中的父親。

浪子的故事

    聖經作者所謂的這位「父神」,是一位發慈悲賜安慰的神。耶穌曾經用浪子的比喻來形容這位天上的父神和地上屬祂之人的關係。過程中,大兒子從來沒有要求過要分家產。但因為小兒子的請求,所以父親把大兒子應得的也給了他。

    故事一開始就說到 - 一個有兩個兒子的父親。兩個孩子比一個孩子更難帶。如果有兩個孩子,時間就分了一半,會偏愛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就冷落了,尤其是有兩個兒子。小兒子提出了一個分家產的要求,他認為這是他應得的家業。這個父親相當另類,立即就把小兒子要得分給了他,並且在經文當中,看到這個父親也讓大兒子得到他應該要得的。過程中,這個大兒子從來沒有要求過要分家產。但因為小兒子的請求,所以父親把大兒子應得的也給了他。家庭的影響是很大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的品格教育

在〈孩子的性教育從愛教起〉這本書當中,提到對於孩子各階段性的教養。孩子的品格教育,從0-4歲就開始了。用品格、負責任和紀律作為生活教養管教的方式,並且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們的愛,及至孩子想要體驗和自由戀愛的時候,父母就能提早幫助他們懂得在這些資訊上判讀和篩選,而非僅僅是限制孩子。當孩子還小就把規範建立的穩妥,孩子會很容易知道什麼叫做愛。愛是分享、是成全,人生的分享和共鳴,而非僅是身體接觸。其實孩子對生活會怎麼反應都是我們教出來的。

結語

聖經當中這個小兒子拿到家產之後的反應就是跑得遠遠的,能夠離得越遠越好,並且他任意的放蕩、浪費資財,這包括了男女關係放蕩及怎樣理財。孩子醒悟過來,發現回到父親那邊其實才是最好的,就開始想要回去。

故事的結局,是小兒子回到父親那裏去,而父親動了慈心並且與他親嘴。父親對小兒子的反應,是表達了天父的慈悲與安慰。不論孩子如何不肖,父母還是不動搖的愛他。小孩考試考不好的時候,很怕被爸爸打,可是爸爸卻不一定總是用打的,而是冷靜的與孩子討論。故事中的父親,一直在等孩子。而孩子見到父親,連原本預定要講的內容都還沒講完,父親就已經完全接納。父親所關心的不是說話的內容,而是孩子已經回來了。父親為孩子準備了: 肥牛犢-招待上好賓客的食物;鞋子-是父親的體貼;袍子- 是保護、身分的象徵與接納;戒指-代表你屬於我,我也屬於你。這些東西在當時的社會也代表著不是奴隸,意味著小兒子已經自由了。

    故事以喜劇收場,父親歡喜快樂的原因是小兒子像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死掉的人是不會與人互動的,只有活著的人才能互動。兒子表達投靠,父親表達接納。孩子對父親的各種行為上的表達,可能都不是父親真正在意的。父親真正在意的其實是心意,一句對父親說的我愛你,正是一份特別的禮物,而天父上帝也是如此的在等待著人的回應。 

--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