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相信與懷疑 詩篇73篇 王崇儒傳道

Post date: Jan 28, 2018 7:38:09 AM

宗教人士通常認為懷疑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對信仰的對象產生了懷疑,是不敬,在我們東方的傳統信仰當中,懷疑是一件非常不安全的事情。世界則是相反,世界認為長久持續性的懷疑,可以被定義為成熟、有智慧的,這就是所謂的懷疑論。

    從聖經的角度看待懷疑這件事情,並不像是世界這麼正面;同時,也不是像宗教人士以完全負面的角度看待。懷疑這件事情並不簡單,它非全好、也並非全壞。仔細的看待懷疑這件事,會知道懷疑也可能讓我們進步。

一、懷疑的詩人

    詩篇73篇的作者亞薩,是屬靈的人,他寫了聖經,可是卻描述他自己身陷在懷疑當中(v.2)。他差點跌倒、屬靈上的含意是差點失去了他的信心,其實人都很有可能會「懷疑」。但這裡的跌倒,並非完全是壞事,這首詩的尾端看起來,亞薩的信心狀態很好。在詩當中,藏有一些玄機,讓他可以從跌倒、懷疑,到信心成長。

    以懷疑這件事情作為基礎來進步,似乎在各種情境當中都通用。舊約中的約伯、新約當中的多馬、或是說:「我信不足,求主幫助」的父親(可9:24),都是聖經中的例子。

二、懷疑的經驗

    詩人一開始看到良善的神恩待清心、虔敬的人。第二節,詩人說他遇到了事情,第三節,他開始描述壞人(v.4-11)。詩人說,這個世界放眼望去就是這樣,在良善之神的管理下,剝削別人的人,都過著安逸美好的生活。我們可能會問說:「為什麼一個良善的神會容許這種不公義的事情,讓強者壓迫窮人和邊緣人呢?」詩人繼續說:「我試圖過敬虔的生活。神恩待清心的人,所以我保持聖潔。我已經洗手表明無辜了。但這似乎沒有用,因為我整天都在受苦,每個早晨都不對。」(v.13-14) 他的生活充滿了壞事。最後,他在16節說:「我盡力想了解這事,卻是無能為力。」詩人的掙扎與懷疑,是理性上的問題,同時也在他的經驗當中發生。

三、從懷疑中成長

    17節當中有大的轉折,詩人面對懷疑的第一步、是進入神的聖所。真正的聖所是在敬拜當中,聆聽神的話語、唱詩、在信徒當中禱告與神對話,在一群信神的人當中敬拜,會讓人認識神。對事情越懷疑、越要禱告,越要藉由敬拜和神把事情談開,若自己毫無目標的懷疑,是不會進步的。

    第二步是思索。詩人並沒有不用腦,他深思他的懷疑、最後想到了惡人的結局(v.18-20)。詩人意識到他如果要像惡人一樣的生活,會掉落在沉淪當中。他的心裡面雖有一絲羨慕、甚至有點忌妒惡人的財富和順遂(v.3)。但是他在思考當中意識到,這些世界所羨慕的事情、一秒鐘就能夠被帶走。然後,詩人難過起來(v.21節),承認他自己是無知的,甚至像是畜類一樣(v.22)。他的意思是:「我就像動物,不相信我的主人。」同時他開始知道 - 神比他想像的更大。大到一種程度,可以做他無法理解卻有幫助的事情,並總是攙著他的手(v.23),這讓他可以順服而讚美(v.25-26)。

    結語

        相對於詩人的經驗,當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時,他喊道:「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在這裡,耶穌說的是:「天父,我感受不到你的攙扶。」

        耶穌失去了天父的攙扶與同在,使神的同在與攙扶轉移到我們身上,神永遠不會拋棄我們。詩人不知道神偉大到這個程度,道成了肉身,在十字架上為人而死;我們知道,因此我們可以相信,並追求理解,即使沒有觸碰到耶穌身上的釘痕,我們可以相信神偉大的愛。

    生活中會遇到苦難和種種不公義的事,但我們共勉,在困難與懷疑當中,藉由敬拜與思考,看見更偉大的神;以至於我們能在各樣的景況中,對著祂說:「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這會榮耀神,並讓我們與祂建立關係。